睡前故事
	
	苏东坡应试
	
	Y
	
	2018
	
	M
	
	2
	
	D
	
	21
	
	
	
	亲爱的小朋友们,今天我们送出的故事是《苏东坡应试》,一起来听听吧!
	
	
	
	
	
	听一听
	
	点击音频,让央视动画的故事陪伴孩子入睡吧~
	
	
	
	看一看
	
	视频虽好看,但看一次就好了,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~
	
	
	
	
	
	读一读
	
	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《赤壁怀古》这千古绝唱,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给我们留下来的。他的诗词和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他和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一起并称为“三苏”。
	
	小时候苏轼、苏辙一起上学。一天放学,苏轼对弟弟说:“回家喽。”
	
	先生走过来,“苏轼、苏辙。今天教你们的功课都记住了吗?”
	
	“先生,都记住了。先生再见。”
	
	回家的路上,苏轼感慨地说道:“秋天傍晚的一场山雨,空气好新鲜!我们只会说清爽舒畅,同样是感叹,你听人家王维是怎么说的?‘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’只用十个字便把心里的想说的感觉说尽了,让人浮想联翩。”
	
	“还有‘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’松影月光,光影起舞。泉水像会唱歌一样,匆匆流过,本来静止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就像有了生命。”
	
	
	
	“哥,我怎么写不出这种好诗?”
	
	“写诗必须做到心中有内容,就像蚕吃饱了桑叶一样,满肚子都是丝,不吐便无法活下去,这时才能写出好诗。”
	
	“可是我又不是蚕,肚子里哪来的丝?”
	
	“你想学诗,先学会编对句歌,我说一个字,你对一个字。我说一个词,你对一个词,行吗?”
	
	“对就对!谁输了,就给赢家当马骑!”
	
	“好,我开始了。春......”
	
	经过两轮,弟弟苏辙输给了哥哥。
	
	“哈哈哈,你输了,快趴下,让我当马骑。”苏轼笑着对弟弟说。
	
	“我不我不!你耍赖。”
	
	“不行,你输了,别耍赖。”就这样一路上吵吵闹闹地回了家。
	
	
	
	“你们吵什么呢?”父亲问道。
	
	“我和苏辙对句,他对输了还耍赖。”
	
	“你才耍赖呢!”
	
	“你们过来。你们哥弟二人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,知道为什么吗?”
	
	苏轼说:“妈妈生我的时候,您正备出远门,准备上车,手扶着车上实木,想起祖先苏秦当年周游六国游历天下。父亲对孩儿寄予厚望,所以才起了苏轼这个名字。对不对?”
	
	“那你为什么叫苏辙啊?”
	
	“前有车轼,后有车辙。父亲是要孩儿说话做事都跟着哥哥走。”
	
	“轼离不开辙,辙离不开轼,你们互相帮助用心读书,齐头并进才是。”
	
	兄弟两个一口同声地说:“明白了父亲。”
	
	
	
	两兄弟一起贴对联,”哥,右边,右边再高点。太高了,对对对就这样。“
	
	父亲走过来,”识遍天下字,读尽人间书,好大的口气啊!“
	
	”当然了父亲,我苏轼兄弟自幼饱读诗书,自然配得上这两句话。”
	
	“那好,我今天刚读一本书,你们给我讲讲吧。”
	
	“哥,这本书我没读过。”
	
	“这里面有的字我也不认识。”
	
	“你们不是识遍天下字,读尽人间书吗?只怪天下的书太多了。”
	
	苏轼听完父亲说的话,提笔改了对联,“苏辙,这样一改,你看如何。”
	
	“嗯?也只有这样了。”
	
	“发奋识尽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。只有发奋刻苦,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啊!”父亲看后,微笑着走开了。
	
	
	
	这一年科考,父亲、苏轼和苏辙三人经过崇山峻岭之间,苏轼说:“‘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’父亲,李白的诗意,我今天才算体会到。”
	
	“这次进京赶考,考官便是龙图阁学士欧阳修。”
	
	苏轼非常激动,“那我们真的可以见到这位当代大儒了吗?”
	
	
	
	科考过后,欧阳修拿着苏轼做的文章反复阅读,他夫人说:“ 老爷,你整天拿着这篇文章不放手!”
	
	“我这是喜极而汗下,天下竟有这样的才子。”
	
	“那是谁写的啊?”
	
	“这是一个叫苏轼的学子,初看还以为是好友曾巩写的,为了避嫌,我把本该列为第一名的这篇文章改为第二名,真是委屈了他。”
	
	话音刚落,听见小厮在门外对欧阳修说:“老爷,苏轼求见。”
	
	“快请。”
	
	欧阳修请苏轼落座,“你的诗词写得好是好,有气魄有意境,可是也有点乱来,不合格律啊!”
	
	“学生以为做诗不可无法,也不可随手解法,其实诗情既来,诗思如泉,出口成章,自然成颂。格律自然让位于诗情意境了,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‘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’按照平仄的声律,可以挑出好多的错处,可是李白见到了此诗却说,‘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’可见诗词绝佳,全在诗意,而不在格律啊!”
	
	“三十年后,天下将无人再谈老夫一诗。世人都说我是天下奇才,可是我预言三十年后文人议论的不再是我欧阳修,而是你苏轼啊!”
	
	苏轼马上起身对欧阳修作揖,“您过奖了。”
	
	
	
	果然在三十年以后,苏轼在文坛的名声超过了欧阳修,苏东坡在文学史以奇才著称。
	
	宝贝们,喜欢今天的故事么,明天故事一样精彩,不见不散哦~晚安
	
	
	
	
	编辑:小旭
        (编辑:3328.tv)